管理入口 内部文档 我要投稿
GRL:在CAM6贝吉龙过程中参数化云水-云冰非均匀混合
发布时间: 2025-05-13


温度低于0℃且过冷却云滴、冰晶、水汽共存的云区,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低,而水面的饱和水汽压高,因此便会发生贝吉龙过程,即当云中的水汽压处于冰面和水面饱和值之间时,水汽在冰晶上凝华而使冰晶长大,而水滴会不断蒸发变小或消失,形成冰晶“夺取”水滴的水分和原来云中水汽的冰水转化过程。

目前,所有的全球气候模式均假设云中云水、云冰均匀混合,这使得贝吉龙过程会发生在整个云中。然而,已有观测表明云中的云水、云冰是非均匀混合的。因此,全球模式该假定会使得混合相态云中贝吉龙过程发生过快,云水被过多消耗,云冰过快增长。

为解决此问题,近日我系王勇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文将基于11个飞机外场实验观测数据得到的云水-云冰非均匀混合关系参数化到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2)大气分量模式CAM6的贝吉龙过程方案中。云中发生贝吉龙过程的比例(fWBF)被参数化为温度、云中总的云水云冰含量、云中云水质量占比的函数,fWBF模拟结果和观测结果一致(图1)。新方案使得贝吉龙过程只发生在云中云水-云冰均匀混合的区域。因此,相比于原方案,新方案提升(降低)了混合相层状云的云水(云冰)含量,该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更加接近,降低了原模式的模拟偏差(图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杨璟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勇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陆春松教授、银燕教授、美国石溪大学的Zhien Wang教授等为论文合作作者。


论文信息:Yang, J., Lu, J., Deng, Y., Wang, Y.*, Lu, C., Yin, Y., ... & Yang, K. (2025). Parameterizing the heterogeneous liquid‐ice mixing in modeling ice growth through the Wegener‐Bergeron‐Findeisen process in CAM6.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2(7), e2024GL114036.


1a)观测中不同云水-云冰均匀混合比例(χ)和过冷却水占比下贝吉龙过程发生比例(fWBF);(b)观测和参数化的贝吉龙过程发生比例对比,灰色的点代表每10km的飞机采样结果,蓝线代表1:1线,红线代表线性拟合结果;(c)和(b)类似,但分别是每2030100km飞机采样结果。

2ab)卫星观测、(cd)原方案模拟(CTL)、(ef)新方案模拟(HET)以及(gh)新方案与原方案差异(HET - CTL)的混合相层状云云水路径(左列)和云冰路径(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