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 内部文档 我要投稿
讲座回顾 ——机器深度学习应用于气候预测和黄河流域水循环变化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 2023-05-06


428日下午,大气科学研究院系列报告会在江湾环境楼6008会议室成功开展,特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和智慧气象研究院院长罗京佳教授和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学系系主任管晓丹教授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分别为“Use of machine deep learning for climate forecasts”和“黄河流域水循环变化特征”。我系周文教授主持本次报告会,会场气氛热烈,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报告会现场

罗京佳教授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现象识别和分类天气和气候预报、海洋预报、可再生能源预报和数据同化与重建等等。接着他简要介绍了使用各种机器深度学习方法改进ENSO、印度洋偶极子(IOD)、中国和东非夏季降水的季节到多季节预测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气候动力模式预测的偏差校正和降尺度、北极海冰以及海浪的人工智能预测和偏差校正。

罗京佳教授作报告

管晓丹教授首先介绍了厘清黄河流域降水变化的机制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随后从三个方面对黄河流域水汽特征进行分析:1982-2019年黄河源区夏季降水呈现年代际增加,夏季降水主要呈年际变化;对于极端降水,其变化与西风急流密切相关,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会影响水汽输送和局地对流活动,进而改变黄河流域极端降水并影响显著致命性滑坡;黄河流域夏季小雨、中雨占总降水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但其降水量呈年际变化。小雨、中雨降水量变化主要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稳定度呈显著负相关。

管晓丹教授作报告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积极踊跃提问,就人工智能进行天气预报、数据处理与同化、黄河流域夏季水汽特征等问题与罗教授、管教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报告人简介:

罗京佳,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和智慧气象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双创人才”和“双创团队”领军,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热带气候机理、模式研发、气候预测方法及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等研究,2021年入选由英国路透社评选出的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全球最具国际影响力的1000位科学家名录,现任国际CLIVAR太平洋区域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海洋专委会秘书长等。曾获日本政府“青年科学家奖”、日本海洋科学开发机构“研究功绩奖”等国内外奖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PNAS等),Google Scholar统计的文章总引用数超过一万五千次,研发的南信大气候预测系统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成果展。

管晓丹,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干早半干早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1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入选甘肃各领军人才(第二层次),是国际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气候领域副编辑、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全球能量和水循环交换”国际计划(GEWEX)青年优秀工作评委,参与撰写《第一次海洋与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文案:李卓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