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高端学术论坛第十三期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环境楼6008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受邀作论坛报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主持。
张人禾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翦知湣院士作为国际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长期致力于海洋地质与古气候研究,在西太平洋古海洋与古气候领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完善和发展了气候演变的“低纬驱动”假说。张人禾院士希望本次高端学术论坛,能够为在场师生开阔科研视野,启发研究思路。
翦知湣院士以“气候演变的低纬驱动”为题,首先指出现代气候是过去长期气候演变累积的结果,探究古气候变化机制对于理解现代气候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报告随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低纬大气海洋循环对气候演变的驱动效应。翦院士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高、低纬驱动气候演变理论的历史渊源,强调了低纬驱动在气候演变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并结合水/热循环与碳循环实例,深入剖析了低纬驱动的物理机制。报告最后,他呼吁学者们应更加重视低纬地区大气与海洋能量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与谈报告中,我系周文教授以2022年巴基斯坦洪水与东亚热浪为切入点,指出巴基斯坦地区作为“最佳激发点”,其盛夏的对流可以扰动对流层上层西风带,导致东亚地区出现持续的热浪天气。这一动力途径主要受大气内部变率调控,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动力本征模态。

两个报告分别从气候演变尺度与极端天气气候尺度出发,贯通古今,生动精彩,令与会师生对地球气候演变以及气候变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现场互动热烈,师生们围绕气候演变周期、水循环与碳循环的作用、新仙女木事件、冰期与间冰期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收获丰富。
最后,张人禾院士向翦知湣院士赠送论坛特邀讲座嘉宾纪念牌,感谢特邀报告人为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作出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