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 内部文档 我要投稿
聚焦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他在复旦求解“老天爷”与“海龙王”的难题
发布时间: 2024-10-23


周震强在第二届“博新计划”前沿论坛发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马语灿

关于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你的印象是否还停留于“预报天气”?创纪录的极端气候为什么屡屡频发?干旱、洪涝、高温热浪等现象的背后又是哪些力量在“推波助澜”?青年科学家、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周震强副教授长期聚焦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尝试着破解急性子的“老天爷”与慢性子的“海龙王”给出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揪出“超级暴力梅”的“背后真凶”

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威胁,借助各类前沿理论与工具,深入研究这些事件的成因和演变机理,尝试破解“老天爷”和“海龙王”给出的各种“难题”,为未来的气候预测和灾害防范提供科学依据,这正是周震强日常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带领团队深挖极端降水事件背后的成因与机理,成为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科学领域复旦大学首个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

 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多地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入梅时间早、出梅时间晚,长达62天的“超长期”梅雨,累计雨量突破1961年以来的历史记录,被媒体称作“超级暴力梅”。

2020年夏季“暴力梅”的物理机制概念图

历史上,中国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常常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次年的夏季,厄尔尼诺因此被视作中国汛期降水的重要预报因子之一。然而,2019/2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强度较弱,海温仅仅偏高0.5℃,为什么如此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后也会出现超强梅雨季?

这次极端降水事件,究竟是不可预测的大气内部变率所致,还是背后隐含着尚未探明的海气耦合过程?带着这些问题,在导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院士的指导下,周震强展开了深入研究。

研究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数值模式是对海洋和大气进行模拟和预测的主要工具,但在当时,最先进的数值模式多为国外开发,并未及时在复旦大学的机群上得到安装和应用,同时,最新的观测数据也难以获取。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此后,周震强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利用有限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大量验证和模拟。团队发现,本次“超级暴力梅”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秋季的印度洋极端偶极子事件,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主要受到太平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以“Historic Yangtze flooding of 2020 tied to extreme Indian Ocean conditions”为题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并被选为研究亮点在封面推介。

周震强与课题组成员

发现问题所在,‘知其所以然’,是我们学科的使命。”周震强说。实际上,不同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需要预测的时间周期更长,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更大。而这项对于“超级暴力梅”的研究,不仅为东亚夏季降水带来了新的可预测性,也增强了科学家们用气候模式来预测和应对全球变暖,以及相关联的气候灾害问题的信心。

始于兴趣,一路深耕

回溯周震强的科研之旅,还要从本科期间说起。2008年,刚刚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新生的他被文圣常院士等学术巨擘的讲座深深吸引。

厄尔尼诺”现象,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周震强的心中。他惊叹于远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变化,竟能如此深远地影响到上万公里之外的中国乃至全球气候。带着这份好奇与震撼,周震强在海洋科学的专业学习中不断精进,师从谢尚平教授逐渐踏入了科研的大门。

 2016年,即将博士毕业的周震强第一次见到了张人禾院士。当时,复旦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刚刚创立,正需要年轻的研究者加入团队,而张人禾院士深厚的学识与平易近人的态度也深深打动了周震强。“双向奔赴”之下,他选择来到复旦从事博士后研究,也开启了东亚季风研究的新篇章。

周震强与博士后导师张人禾院士

在科研的道路上,周震强从谢尚平教授和张人禾院士两位导师身上得到了许多支持与指导。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他悉心指导,更在做人方面为他树立了榜样。“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这是周震强学到的重要一课。

在学术研究上,张人禾院士并不要求他为了考核指标而急于发表论文,而是希望他“做点真正有意义的研究”。周震强也不负老师所望,所发表的文章先后入选GRL期刊封面论文、ESI热点论文和ESI高被引论文,以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科研之路。

 2023年,周震强成为了一名博士生导师,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他像从自己老师那里学到的一样,希望自己的学生摒弃一味求快,而是兼顾研究的质与量。“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开心”,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做科研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但周震强期望,自己和学生都可以带着良好的心态投入研究中,深耕海洋与大气科学领域,在兴趣与热爱的路上稳扎稳打,一路向前。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