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马余刚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实验室主任张人禾,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永久、穆穆,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等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并围绕实验室建设任务和未来发展深入研讨、出谋划策。市科委、校科研院有关负责同志,系党政负责人、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校科研院副院长徐晓创主持。
马余刚在致辞中对市科委给予学校的支持、对各位专家给予实验室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复旦大学也将以此为契机,优化建设大气海洋学科,积极构建海陆气相互作用及相关的气候变化研究框架;按照市科委要求,通过加强政策支持、组织跟踪管理、完善对接服务等方面做好实验室的支持保障,指导实验室做好发展规划和具体建设。
会上,副校长马余刚,实验室主任、副校长张人禾副校长,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戴永久院士和市科委实验室处相关负责人共同为重点实验室揭牌。
实验室副主任、系教授王桂华详细报告了实验室总体情况和年度研究进展,系高艳红教授、左志燕教授、赵德峰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王国印分别代表实验室四个方向做亮点研究汇报。
学术委员会主任戴永久院士,副主任穆穆院士、蒋兴伟院士,委员龚茂珣主任、何清副局长、田文寿教授、杨修群教授、张卫民研究员发言,王伟教授线上发言。
张人禾感谢各位与会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并欢迎兄弟单位共同参与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来。他同时表示,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将从基础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资源共享多方面为重点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利保障,推动建成国际一流的海-陆-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据了解,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自2022年12月立项以来,得到了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现实验室在海气观测平台、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海陆气耦合机理及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实验室将通过五到十年时间建设,力争在区域和全球海陆气界面过程及影响等方面取得突破,建成为海洋、陆地、大气交叉学科领域国际知名的学术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