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 内部文档 我要投稿
海洋气象系列报告第7期:张苏平教授——“中国近海海雾研究与监测预报”
发布时间: 2020-11-15


我系(院)与中国气象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海洋气象系列报告第7期学术报告会于1022日在线上召开。特邀中国海洋大学张苏平教授分享了题为“中国近海海雾研究与监测预报”的精彩报告。本次报告吸引了校内外科研人员和众多师生参加。

张苏平教授结合其长期研究成果和业务实操,由浅入深的对中国近海海雾研究现状、监测反演技术以及海雾预报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她首先对国内外海雾形成机理进行简要回顾,且提及我国海雾研究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海洋大学的王彬华教授编纂的《海雾》仍是当今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随后,她引用了春季和夏季黄海海雾两次典型案例,结合观测、卫星、再分析等多种数据,向参会人员展现了黄海春季和夏季海雾在雾顶长波辐射冷却、边界层层结和海-气界面等方面上的显著区别。张教授认为当前学界对中国黄海和南海海雾研究较多,对渤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海雾研究较少,希望通过对黄海海雾的讨论,为参会人员提供科研和预报角度的思考。另外,张教授对在青岛离岸风下的岸滨雾、梅雨锋影响下的杭州湾岸滨雾以及福建沿海海雾也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她对海雾的观测和反演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她指出海雾研究需要多方位观测,边界层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云雷达等使海雾连续监测成为可能,而卫星监测是当前海雾大范围监测最有希望的途径。最后,她也指出了当前海雾预报面临的挑战,并对海雾未来的研究发展寄予美好期望。

会后,张苏平教授与参会人员对现阶段我国近海海雾形成原因、当前海雾预报难点及热点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此次报告内容丰富,受益匪浅,拓宽了与会师生在我国的近海海雾研究和监测预报等问题上的学术视野!


报告人简介:张苏平教授现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气象系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海雾、海上低云、沿海灾害性天气和海洋大气边界层研究。任国际雾与露学会科学委员会委员(member of Board of Scientific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Fog and Dew Association,《海洋湖沼通报》副主编,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JCJGRMWR等国际SCI期刊20余篇,合著英文专著两部,获国家发明专项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