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入口 内部文档 我要投稿
上海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本基地依托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建设,占地面积5500平米,位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林太珏环境楼。自主研发有先进的海洋和气象科学仪器设备,在大气与海洋观测方面拥有丰富的调查经验和观测积累。

作为上海市首家大气与海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依托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学科优势,设有气象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海洋气象学与物理海洋四个学科方向。

建有国际和国内重要平台资源。其中,复旦大学极端天气气候与健康风险互联和治理国际卓越中心是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在中国大陆设立的首个卓越中心,也是IRDR国际卓越中心体系下唯一的跨气候变化应对、大气环境灾害风险响应、公共卫生治理等诸多领域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跨)专业中心。建设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计划(WMO-GAW)和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共同发起的空气质量监测、分析、预报国际研究计划(MAP-AQ)上海办公室。建有中国气象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联合实验室,重点在于开展海气相互作用基础研究。

近五年以来,在海气同步观测、海气相互作用机理、极端天气气候以及高分辨率模拟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并发表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国际SCI主流杂志(Science AdvancesPNAS, BAMS)上共几百篇,受到国内外关注。如:团队有三个科学家入选气候变化最有影响力科学家;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夏季梅雨机理的研究入选PNAS研究亮点,并在封面推荐;提出考虑赤道太平洋和北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南亚降水预报模型工作入选GRL封面;台风-海洋涡旋相互作用工作入选JGR-Oceans研究亮点; 青藏高原与季风作用影响污染的工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申请人还被邀请在Nature climate change上专文评述季风影响污染方面的工作。

基地成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15项。获得国际Richard M. Goody奖和国内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类奖项。